首页 > 凯发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·k8(国际) - 官方网站·一触即发|人物馆|他曾站在胡蝶、杜月笙、巩俐的背后,却终活

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4:38    次浏览

导语:《花样年华》里,23套旗袍包裹住苏丽珍不堪盈握的腰肢,《色,戒》中,27套旗袍辉映出王佳芝眼角眉梢堆的风情……衣香鬓影,旗袍才是永不辜负女人之美的。在上海滩,有一位百岁裁缝,活成了旗袍界的堂吉诃德。他,就是褚宏生。“我就是个做旗袍的”,这一做就做了近八十年。99岁的旗袍制作大师褚宏生,16岁被送进的裁缝店,拜师学艺。从小裁缝到老师傅,他在漫长的时光里量体、制版、缝纫、盘扣,一心一意只做旗袍。 旗袍这两个字,舌尖一卷、上下两唇轻轻一碰,连发音都缱绻着女人的风情和妩媚。女人穿旗袍,裁剪讲究的布料包裹着珠圆玉润的身体,多一分少一寸都失了风味。所以旗袍只得人手工来做,褚老有言:“机器踩出来的都是硬梆梆的”。做旗袍的师傅,都得是个精细人儿。做件旗袍,光量体得量二十六处:衣长、袖长、前腰、后腰……单一种“抢针刺绣”得分正抢、反抢、叠抢三种针法,这盘扣上学问也不少,时令、年龄都要讲究,春节配“如意扣”、“凤凰扣”,年轻姑娘时兴“兰花扣”、“盘香扣”。褚老刚拜师当学徒,足足磨了六年的基本功,踏踏实实把技艺一点点攒在手里。手里磨出了厚实的老茧,眼睛炼就了火眼金睛,听说巩俐有一次拜托褚老做件旗袍,但又没办法到店里量尺寸,只能托助理送来张近照,褚老光凭一张照片做出的旗袍尺寸一点不错。“量体裁衣”八十余年,缝制了5000多件旗袍,褚老活得像旗袍界的堂吉诃德,不可思议地执着着。少年进裁缝店,为的是“风吹不到、雨打不到”的安稳人生,也说不清到了人生的哪个阶段,这份执着就变了味,“我就是喜欢旗袍”,因为喜欢,所以一辈子只想是个“做旗袍的老裁缝”。在旗袍兴盛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他在,在冷落旗袍的五六十年代,他也在,在旗袍成了阳春白雪的如今,他还在。民国时期的电影皇后胡蝶就是褚老的座上宾。“别看她(胡蝶)在电影里穿得光鲜亮丽,生活当中却喜欢淡雅的颜色,每次我去给她做旗袍,她总选一些素色,偶尔为了出席一些宴会才做颜色鲜艳的旗袍。我至今还记得那条翠绿色蝴蝶图案的软缎旗袍,穿在她身上就像从画里走出来一样,即便再过半个世纪依然是美得让人过目难忘。” 2015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舞会,特设了专馆展示旗袍之美。褚老为胡蝶做的两套白色蕾丝旗袍,纷繁交错的针法、典雅别致的剪裁,八十年后依旧动人心魄。 除了明星名媛,褚宏生还是堂堂青帮老大杜月笙家里的常客,次次一辆黑色轿车来请,跟着仆人七绕八绕进房间,“他要做几件开衫和长袍,他的家人也要做很多衣服。那天忙到很晚才回家。” 主席夫人王光美还曾当过褚老的活招牌,“她待人很谦和,总是笑盈盈的,但是话不多。她喜欢大方古典的花色,通常暗色大朵的图案,或者索性单色素色的料子更得她的喜欢,偶尔也会挑选条纹的料子时髦一把。” 左二 身着素色旗袍的王光美宋氏三姐妹、粟裕、孟庭苇、董洁……他们都曾穿上褚老缝制的成衣。京剧大师程砚秋这样说:“褚宏生这辈子就是为做旗袍而来的。” 近一个世纪,东方女性的审美几度变换,这位99岁的饕餮老人在历史洪流下守着一间小小的裁缝铺,用一针一线一皮尺、用一手的老茧、用一辈子的时光默默坚守着旗袍的花样年华。什么是匠人?什么又是匠心?也许品一品褚老的话你就会明白:“旗袍穿起来最显身材,做工好的旗袍穿在身上既大方又别致,伐要太好看哦。”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【美妆博物馆】,欢迎关注【美妆博物馆】(ID: meizhuangbowuguan)——中国第一美妆博物致知平台,全方位解密美妆。投稿、转载、合作等事宜请联系:meizhuangbowuguan@163.com